在會計學和企業管理領域,控制活動是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下是詳細介紹:
一、定義
控制活動是指有助于確保管理層的指令得以執行的政策和程序,旨在針對實現組織目標所涉及的風險而采取必要的防范或減少損失的措施。這些活動貫穿于企業的各個層級和職能部門,是內部控制體系中的實際執行環節。
二、類型
1. 授權控制
○ 含義
○ 授權控制是指企業在處理經濟業務時,必須經過授權批準以進行控制。這確保了只有經過適當授權的人員才能對特定的交易或事項進行決策和操作。
○ 舉例
○ 企業的采購業務,采購部門的員工如果要向供應商下訂單購買原材料,必須經過相關負責人按照既定的采購權限進行授權。例如,小額采購可以由采購經理授權,而大額采購則可能需要更高層的管理人員如總經理授權。
2. 業績評價控制
○ 含義
○ 業績評價控制通過將實際業績與預算、目標、前期業績等進行對比分析,對企業內部各部門或員工的工作成果進行評估,以便及時發現偏差并采取糾正措施,同時也為激勵機制提供依據。
○ 舉例
○ 銷售部門設定了月度銷售目標為100萬元。在月末,管理層會根據銷售部門實際完成的銷售額進行評價。如果只完成了80萬元,就需要分析是市場原因、銷售策略問題還是銷售人員的努力不足等因素導致的,并據此調整銷售策略或對銷售人員進行培訓等。
3. 信息處理控制
○ 含義
○ 信息處理控制是為了確保信息系統中數據的準確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它包括一般控制和應用控制。一般控制涉及信息系統的開發、維護、安全等方面;應用控制則針對具體的業務應用系統,如數據輸入、處理和輸出的控制。
○ 舉例
○ 在會計信息系統中,對于數據輸入環節的控制。當會計人員錄入記賬憑證時,系統會設置一些必要的校驗規則,如借貸方金額必須相等。如果輸入的金額不相等,系統就會提示錯誤,阻止錯誤數據進入系統,從而保證數據輸入的準確性。
4. 實物控制
○ 含義
○ 實物控制是指對企業的實物資產(如存貨、固定資產等)進行保護,確保其安全、完整,防止被盜、損壞或濫用。
○ 舉例
○ 企業的倉庫管理中,對存貨的實物控制包括設置門禁系統,只有倉庫管理人員才能進入;對存貨進行定期盤點,確保賬實相符;對貴重存貨單獨存放并采取特殊的保管措施,如將貴重的電子元件存放在有防潮、防火、防盜設施的保險柜中。
5. 職責分離控制
○ 含義
○ 職責分離控制是將不相容的職責分配給不同的人員或部門,以減少錯誤和舞弊的可能性。不相容職責包括授權、記錄、保管、執行等。
○ 舉例
○ 在財務部門,會計和出納的職責要分離。會計負責記錄賬目,編制記賬憑證和財務報表;出納負責現金收付和銀行存款的管理。這樣可以防止一個人既管錢又管賬而可能出現的貪污或挪用資金的行為。
風險管理具有以下特征:
一、系統性
1. 全面覆蓋
○ 風險管理涵蓋組織運營的各個層面、各個環節和各個業務單元。例如,對于一家大型制造企業,風險管理不僅涉及生產車間的生產安全風險、產品質量風險,還包括財務管理中的匯率風險、市場銷售中的競爭風險、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人才流失風險等。
2. 有序流程
○ 風險管理遵循一套有序的流程,包括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應對和風險監控等環節。以項目風險管理為例,首先要識別項目可能面臨的風險,如項目進度延遲風險、成本超支風險等;然后對這些風險的可能性和影響程度進行評估;接著制定相應的應對策略,如針對進度延遲風險,可能采取增加資源或優化流程的措施;最后持續監控風險的發展變化,確保應對策略的有效性。
二、綜合性
1. 多學科知識融合
○ 風險管理涉及到多個學科領域的知識,如經濟學、數學、統計學、工程學、法學等。在金融風險管理中,需要運用經濟學理論分析市場趨勢,借助數學和統計學方法構建風險評估模型,如VaR(Value at Risk)模型,同時還要依據法學知識確保風險管理措施符合法律法規要求。
2. 多種管理手段并用
○ 綜合運用多種管理手段來應對風險。例如,企業在應對市場風險時,既可以采用風險回避策略,停止進入高風險的市場領域;也可以采用風險轉移策略,如購買保險將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還可以采用風險控制策略,通過優化內部管理流程、提高產品質量來降低風險。
三、動態性
1. 風險隨環境變化
○ 風險的性質和程度隨著內外部環境的變化而不斷改變。以互聯網企業為例,隨著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市場競爭的加劇,其面臨的網絡安全風險不斷演變。新的網絡攻擊技術可能出現,用戶對隱私保護的要求也在提高,企業需要不斷調整其網絡安全風險管理策略。
2. 持續監控與調整
○ 風險管理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對風險進行實時監控,并根據監控結果及時調整風險管理策略。例如,在投資風險管理中,市場行情波動頻繁,投資者需要不斷監控投資組合的風險狀況,當市場風險超出預期時,及時調整投資組合的構成,如賣出高風險資產,買入低風險資產。
四、全員性
1. 涉及所有人員
○ 風險管理不僅僅是風險管理部門或高層管理人員的事情,而是涉及組織中的所有人員。在酒店服務行業,一線服務人員可能最先發現顧客滿意度下降、火災隱患等風險因素,他們需要及時將這些信息反饋給相關部門;而高層管理人員則負責制定整體的風險管理戰略并提供資源支持。
2. 組織文化融合
○ 風險管理理念應融入組織文化中,使全體員工形成風險意識,自覺參與風險管理工作。例如,在一些強調安全文化的化工企業,從基層員工到管理層都將安全視為首要任務,員工在日常工作中積極遵守安全操作規程,主動報告安全風險隱患,形成了全員參與風險管理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