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故事】全球采購分散風險,邁向跨國企業巨頭

? ? ? 有一家中國企業在發達國家迅速崛起,這就是中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該公司已經成長到了可與瑞典愛立信公司爭奪通信運營商網絡設備市場份額首位的水平。華為還同時在致力于智能手機和數據中心業務。

通往華為園區的高速公路出口。毗鄰富士康的工廠

? ? ? 記者有機會拜訪了華為的深圳總部,并采訪了其高管。本文將基于采訪獲得的信息,介紹華為的發展歷程及采購戰略。

2004年開始進軍發達國家

? ? ? 2039.92億元人民幣的銷售額,185.82億元的營業利潤——這是華為2011年的結算業績。雖然2010年至2011年的增長放緩,但2007年至2011年實現了年均約22%的猛烈增長勢頭,在國外的銷售額比例也達到了68%(圖1)。?

圖1:銷售額不斷增長

? ? ? 2011年銷售額增長放緩,但2007年至2011年的年均增長率約為22%。(圖根據華為的資料制作)

? ? ? 如今已邁入跨國企業行列的華為,在1987年剛創業時,還只是一家面向國內市場制造PBX(內部交換機)裝置的小規模企業。不過,該公司抓住中國經濟發展的商機,步入了成長軌道。因為當時中國國內的電話網還很落后,隨著經濟開放,通信需求迅速擴大。

? ? ? 華為從1992年開始進軍中國的地方城市,1997年開始進軍大城市,面向固話通信運營商和手機通信運營商制造產品。華為輪值CEO胡厚昆說:“1992年至2000年的8年間,中國國內的固定電話線路由1100萬增長至1.72億,手機線路由17萬增長至8500萬。只要聽到這個數字就可知道有多么巨大的增長了吧。”

? ? ? 2000年,華為開始進軍中國以外的國家和地區。最初的目標對象是非洲、南美和東南亞等新興市場國家的手機通信運營商。胡厚昆說:“在通信泡沫破滅的2000年,歐美的通信設備企業的業績紛紛下降,而(華為)一直致力于中國業務,所以沒有受到影響,因而幸運地實現了成長?!?/p>

? ? ? 華為2004年開始面向發達國家的通信運營商開展通信設備銷售活動。以英國通信運營商BT公司的采用為開端,在歐洲和日本也成功拿到了訂單。支持HSPA+和LTE等最新移動通信方式的通信設備的供貨業績已經超過愛立信拔得頭籌。

? ? ? 在面向通信運營商的通信設備領域日漸構筑穩固地位的同時,華為還在擴大業務范圍。例如強化了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消費者終端業務,以及提供數據中心和辦公設備的法人ICT解決方案業務(圖2)。?

圖2:在面向通信運營商的業務之上擴大范圍

? ? ? 華為之前一直面向通信運營商提供產品,現在還涉足面向智能手機和數據中心的裝置,目的是進一步實現增長。

? ? ? 其中,面向消費者的終端業務之前一直以針對通信運營商的OEM/ODM生產為主。2009年前后,這一方針開始轉換,強化了自主品牌的銷售。2012年面向日美歐等發達國家投放了高端智能手機“Ascend”系列。

從求便宜到求品質

? ? ? 在這樣的成長過程中,產品采用的電子部件也在變化。華為質量和操作部董事PQMD謝主生告訴記者,在以中國和新興市場國家為中心供貨產品的2006年以前,“采購時最注重的是低價格,從來不向供應商提出新產品要求,一直是被動接受”。

? ? ? 謝主生接著說道,但在與全球競爭企業激烈交鋒的今天,“必須先于其他競爭公司獲得尖端部件,需要轉換成與供應商合作以共同增長的模式”。

? ? ? 因此,為了加深與日本電子企業的合作,華為開始采取措施。謝主生說:“我們與全球的通信運營商都有往來,以與他們共同擁有研究開發基地等方式,來抓住需求。而日本企業雖然擁有優秀的技術,卻未必能抓住這些需求。雙方如果合作,就會構筑一種雙贏關系?!?/p>

? ? ? 實際上,最近數年與日本企業之間的業務在迅速增加。2009年的采購額約為4.47億美元,而2012年將達到8.31億美元(華為的預測),幾乎會翻一番(圖3)。?

圖3:增加日本企業部件的采購

? ? ? 為制造最新銳機型,也為了避免過于依賴其他國家的企業,華為擴大了日本企業部件的采購比例。

? ? ? 雖然這一數額與華為2011年的總采購額200億美元相比還很小,但今后從日本企業采購的比例還將增加。謝主生說,這是由于,為了開拓擁有優秀技術的企業,華為“準備在日本國內設立部件采購中心”。謝主生介紹說,設立該采購中心的目的,是“為了在擁有高度技術,但在世界上并不聞名的大量日本企業中,開拓出一片天地”。

分散采購降低風險

? ? ? 華為基本上是一家把從各公司采購的部件組合制成最終產品(通信設備)的企業,因此經營部件和制造裝置的企業全都能成為該公司的供應商(圖4)。華為將“技術(Technical)”、“品質(Quality)”、“速度(Response)”、“配送(Delivery)”、“價格(Cost)”和“環境(Environment)”六項指標數值化,以此來選擇供應商。不過,該公司并不只是照本宣科,謝主生說,“如果擁有可與其他公司形成差異化的技術,會提高該技術的比重評價,必要時還會通過共同研究等提供資金援助”。?


圖4:華為需要的部件/部材

? ? ? 華為雖然擁有半導體業務,但基本上是一家整機廠商。從半導體到室外設備建材,有著廣泛的產品需求。

? ? ? 關于與日本企業的合作,已經開始有了成功的例子。例如,松下的熱交換系統的應用。謝主生告訴記者:“室外用移動通信基站的內部此前用熱泵冷卻,其空間和冷卻用電一直是問題。而松下擁有節能、小型的熱交換技術,利用該技術解決了問題?!?/p>

? ? ? 華為之所以希望與日本電子企業聯手,不僅僅只是想獲得尖端部件。還有降低采購風險的考慮。

? ? ? 華為尤其在意的是對美國特定企業的過度依賴。謝主生說:“目前,用于通信設備的微處理器和可編程LSI等核心部件極度依賴美國的某家企業。很想改變一下這種情況。所幸日本有富士通那樣擁有毫不遜色于美國企業的尖端半導體設計和制造技術、只要有市場就能開發出可抗衡產品的企業”。華為沒有公開企業名稱,不過看上去是對過度依賴美國高通公司及賽靈思公司等心有不甘。

力爭成為世界第三大智能手機廠商

? ? ? 華為的目標是今后3~5年內在智能手機領域成為世界第三大廠商。要實現這一點,需要將2011年只占全公司約21%的消費者終端業務銷售額擴大到30%左右。

華為設備CEO萬飚?

? ? ? 目前,華為智能手機的市場份額為5~7%左右,排名第五。要想上升到第三位,市場份額至少要達到15%。為此,需要確立自主品牌、充實從低端到高端的產品線及建立銷售網。目前華為正在強化這些措施。其中,為擴大終端產品線,正在加強2012年在美國、歐洲、日本和中國投放的旗艦智能手機“Ascend”系列的新品開發。

? ? ? 旗艦機型“Ascend D”手機采用的日本企業部件按采購金額計算超過了50%。例如,液晶面板、濾波器和電容器等部件都是從日本企業采購的。并非是有意選用日本廠商的部件,而是在挑選價比高的產品之后得到的結果。將來,如果日本企業能為我們提供需要的部件,這一比例可能還會提高。

? ? ? 高端智能手機要求充電電池、揚聲器、攝像頭以及構造材料等部件,要有能在薄型、高品質、低耗電量方面超過其他智能手機的部件。要想成為市場的領頭羊,只是買回任意一家企業制造的部件進行組裝就遠遠不夠了。還要考慮供應商未來的成長,與其共同開發最新技術。為此要不惜投資。即使企業規模不大,只要擁有能讓人眼前一亮的技術,我們就愿意提供支援。請務必來找我們合作。華為設備(Huawei Device)公司在日本擁有R&D中心,發掘擁有新技術的合作企業也是其使命之一。

? ? ? 2013年以后,智能手機所要求的,是能相應于用戶的環境提供合適的用戶界面施。因此,(感知用戶狀態的)傳感器將變得愈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