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01 12:02:58 來源:中國證券網 作者:金嘉捷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金嘉捷)記者從11月1日舉辦的2017第三屆中國PPP融資論壇上獲悉,目前財政部正在推進PPP相關條例的制定。在完善法規政策體系方面,財政部副部長、PPP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史耀斌指出,配合做好PPP條例等制定工作,統一頂層設計。出臺PPP稅收政策,制定金融支持政策,完善要素市場化定價機制。加強市場自律建設,規范第三方專業服務市場。發揮高校科研院所理論研究優勢,更好地發揮智囊作用。

  “在PPP改革實踐中,一些地方對新發展理念貫徹還不到位,特別是把PPP模式簡單化作為政府的一種投融資手段,產生了風險分配不合理、明股實債、政府變相兜底,重建設輕運營、績效考核不完善,社會資本融資杠桿倍數過高等泛化異化問題,積累了一些隱性的風險。對此,我們應高度警惕并要切實加以解決。”史耀斌表示。

  在具體任務上,一是嚴守底線,狠抓規范管理。嚴把PPP模式的適用范圍和邊界,防止將商業項目和純工程項目包裝成PPP項目進行融資,堅決剔除不規范項目。規范項目開發,不觸底線、不碰紅線,做真PPP項目。創新管理方式,實現項目全生命周期動態管理。

  二是細化措施,嚴格風險控制。完善風險分擔機制,防止風險不合理轉移。加強財政支出責任監測,嚴守財政支出10%的“紅線”。控制實體企業融資杠桿倍數,嚴防表外業務風險。加強部門監管協同聯控,預防金融財政風險。

  三是把住關口,系統優化管理。科學制定項目實施方案,充分利用市場創新。把好物有所值評價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關,抓好公開公平采購,防止歧視和壟斷。嚴格合同管理,規范績效付費。鼓勵融資創新,提高項目的可融性,降低融資成本。

  四是用好新科技,提升透明度建設。用好“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推進信息對稱管理。細化披露標準,統一披露內容,用好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

  五是全面實施績效管理,提高經濟運行質量。細化績效考核標準,完善按效付費機制,優化全生命周期一體化管理。對無運營內容、無績效考核機制、社會資本不實際承擔建設運營風險的項目不得安排財政資金。

http://news.cnstock.com/news,bwkx-201711-4146878.htm